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教员: 人,学生数量:人, 校友数量: 人,子机构数量:个, 相关机构: 个,受资助项目:项, 文章数: 篇,专利数:项,

高校资讯 改革发展 教学改革 学生培养 产学研合作 科研发展 科学大装置

改革发展 共计 17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2023-04-29

2023是西安交通大学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办学、全力推进全球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为巩固并拓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进高水平人才,深化学科交流互鉴,提升服务全球治理水平,扩大学校海外影响力,根据学校工作部署,4月19日至4月25日,校长助理单文华教授率团访问荷兰、法国、瑞士三国,拜访多所高水平大学、知名国际组织与科研院所。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许佳辉、研究生院研招办主任南文海、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国际处副处长韦学勇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此次访问。来自物理、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学、法学、医学等多学科的教师代表分别参与相关访问环节。巩固拓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4月19日,访问团一行到访荷兰莱顿大学,与莱顿大学校长Annetje Ottow教授,莱顿大学董事会副主席、医学中心主任、Pancras Hogendoorn教授,校董事会亚洲事务顾问Annemarie Montulet,中国事务顾问田芸等会见并座谈。双方签署了学生联合培养协议,交换了在尊重文化多元、推进交流互鉴、加强对话融通方面的一致意见,并探讨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合作的途径,取得了良好共识。莱顿大学校方特别肯定了西安交大以叶凯教授为代表的交叉学科组团长期以来与莱顿相关学科的联合博士培养项目,并表示将与西安交大共同努力,在继续深化既有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创新合作。在学科层面,单文华助理一行访问了法学院并展开深入研讨,达成合作共识。叶凯带队学术访问团与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开展深入交流,双方达成创新型国际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意愿,并将以此为契机开展校际学科多维度合作。4月21日,访问团一行拜访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CENTRALESUPELEC,简称CS)并与副校长(主管行政事务)迪蒂·克鲁多教授(Didier Clouteau)、中国事务负责人艾维·格干教授(HervéGuéguen)、国际事务主任拉维尼亚·斯塔纳斯区(Lavinia Stanescu)会谈。两校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会谈中,单文华助理重点介绍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内涵建设、产教融合的创新探索、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合作办学案例等最新发展。克鲁多副校长表示,中法“4+4”项目运行二十多年来,双方联合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在人才培养与创新合作等方面上探索更多可能性。4月24日,代表团访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与校国际事务负责人安德斯·哈格斯特罗默(Anders Hagström)会谈。双方互相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回顾了两校间开展的合作。代表团参观了机械与加工工程系丹尼尔教授(Ahmed Daniel)的声学机器人实验室、马尔科·胡特教授(Marco Hutter)的机器人系统实验室、梅拉妮·蔡林格教授(Melanie Zeilinger)的智能控制系统实验室、布拉德雷·尼尔森教授(Bradley Nelson)的多尺度机器人实验室,并探讨了以相关学科为抓手,深化校际合作的举措与途径。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0

2 2022-02-24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西安交大10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本次虚拟教研室申报,学校精心筹划,在申报限额的条件下拓宽申报渠道,开展多轮次申报要点解读和工作部署,邀请专家一对一、多轮次辅导打磨,按照申报类型和专业特点,丰富内容,突出优势特色。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虚拟教研室建设是教育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强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举措。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标准、建设路径、运行模式。西安交大历来重视并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2016年,学校出台《关于基层教学组织(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专业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破解基层教学组织“空心化”难题,并于2017年下发《关于公布基层教学组织(系)及系主任的通知》,落实系一级责任。学校即将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运行的实施意见》,划分基层教学组织为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专业建设类、课程(群)建设三类,并逐步实现全面覆盖,建立基层教学组织运行规范、工作职责、考核指标等,探索建立跨学院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运行和激励机制。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52

3 2020-10-12

10月10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承办。全国各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分管校领导及规划处、学科办负责人,高等教育发展和规划研究专家学者、教师、研究生280余人参加会议。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副校长郑庆华,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柴渭,校党委常委、学科办主任别朝红,校长助理吕毅出席会议,各学院、党委政策研究室等20余个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10月9日下午,应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邀请,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莅临会议进行指导,与王树国校长亲切交谈,并听取了对创新港建设情况的汇报。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4

4 2020-08-06

8月5日,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一德在西咸新区调研重大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全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赵一德察看项目整体建设和布局,与高端装备研究院研究人员交流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前沿,在无干扰地热能源站实地体验中深层地热供能技术应用。赵一德对创新港规划建设工作予以肯定,勉励有关方面大力弘扬新时代西迁精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市政协主席岳华峰,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省政府秘书长方玮峰参加调研。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4

5 2019-12-30

12月26日,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召开的“一带一路”高端论坛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西安交通大学“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受聘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社会科学处处长贾毅华代表学校参会。“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于2015年4月8日成立。该联盟是当前国际上最大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平台,以“传承丝路精神,服务‘一带一路’”为宗旨,旨在凝聚国内外各方力量,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政策性、前瞻性研究。目前,联盟共有260余家理事单位,其中国内138家、国外120多家,包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社科院各涉外研究所等国内对“一带一路”有权威研究的智库。本次论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向和路径”为主题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作理事会工作报告。外交部、商务部、国际欧亚科学院等理事单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分享交流,为探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撑。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26

6 2019-11-11

为深入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提升全校各级单位对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作用和认识,11月8日下午,学校专门召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研讨会,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工作的全校联动机制,落实各单位责任,研究建立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机制。郑庆华副校长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基础课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参加,教务处处长徐忠锋主持会议。点击查看大图郑庆华副校长指出,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必要途径,是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必要条件。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并认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全校一盘棋,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在人才培养理念、实施框架、工作思路及推进落实等开展规划和培训。为此,学校起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意见”,提升全校各单位对该项任务的认识,落实责任,逐步建立持续改进理念和工作机制,做好各专业申请并实施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各项保障。会上,教务处兰剑副处长详细阐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与意义、认证的内涵与现状,我校今后开展认证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对各单位和部门任务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会上,各单位参会人员对专业认证理念、相关问题和任务落实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最后,郑庆华副校长对未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首要外部评价,各部门、学院要充分理解其内涵,并充分落实责任和任务;第二、教务处牵头,充分做好专业认证的培训和动员工作,定期召开研讨会开展问题研究,落实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的要求,并做好服务与对接;第三、各学院要加强实验室、试卷、实验报告等资料的规范性管理,严肃处理教学违规现象和行为,查出一例处理一例;第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常态化任务,各部门要不断学习,了解政策动向,更新理念,建立工作机制,随时掌握并能够提供最准确、权威的材料和数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条件保障、课程建设等内涵建设各方面,要求学校和专业建立不断自我改进的内生机制,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校加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要求和力度,大步推进实施认证的专业数量,并要求2020年前具有认证标准的所有工程专业完成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或申请,为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做好充分的前期保障。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3

7 2019-10-20

10月18日至19日上午,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2019暨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来自C9联盟高校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12所高校的代表齐聚渭水之滨,共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在新时代一流大学如何引领社会发展、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建设、“双一流”评估和持续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大会又产生哪些新思考、新路径,对我们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之路又有哪些新启发、新借鉴,让我们一起聆听与会高校代表们的精彩观点。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秘书长楚明伟:过去30年,人类给地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比如世界气候变化、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平等造成社会张力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应当加紧交流,跨界合作。一方面,培养学生领袖、发展数字经济、关注全球健康等,从技术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并大规模地推行;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来影响国际公共政策,推动政治意志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拔地而起的巨大建设成果让我非常震撼。未来,北京大学将从两方面入手,为“双一流”建设注入新动能:一是扎根中国大地,更加积极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进科研组织模式,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二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大力实施国际发展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要继续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径,拓宽海外引才的新视野,打造国际科研合作的新平台。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我认为,我国大学要树立“四个自信”,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浙江大学将创新型作为办学定位,从方向维度、动力结构和治理保障等方面入手,以一流教育教学、创新生态系统、一流学科创新发展、全球开放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五大战略”联动为根本路径,加快建设更加卓越的创新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中科大积极探索一流大学引领社会发展之路。一是潜心立德树人,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执着攻关创新,筹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新工科”;三是强化社会服务,积极探索“新医学”,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四是传承优秀文化,特色发展“新文科”,传播科学文化和地域文化;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特色科技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我认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间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坚持文化育人、以美育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大学需要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提高站位和格局,主动肩负起国家使命担当,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复旦大学秉持“守训笃实、融合创新、人心聚学、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将融合创新作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推动育人融合创新、学科融合创新、科研融合创新,力争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南京大学立足新时代背景,探索大学发展新范式,直面科技革命新浪潮,紧跟世界高教新趋势,提出了以本为本,本研互动、三全体系,中心地位、纲举目张,互动时代的总体思路与构想。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结构化布局并实践了以“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二三三”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四三三”博士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新体系的行动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团队协作是哈工大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色之一。在近百年的学校发展历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科学研究,团队协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在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攻关、文化传承创新中,哈工大将以多元评价促各类人才尽展风采,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建设正能量团队,弘扬创新优秀文化,突出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7

8 2019-09-01

8月25日至28日,西安交通大学组织6个专家组和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院长、书记及教师代表,分别对工科、人文社科、理科、生命医学四大板块共41个学科“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情况进行了集中评审。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军武,副校长郑庆华、席光、荣命哲、颜虹、王铁军,校党委常委张定红、柴渭、洪军、成进、别朝红出席专家评审会。专家组组长由卢秉恒、陶文铨、高山行、管晓宏、吕毅担任,郑南宁、蒋庄德、郭烈锦等专家参加评审。会议由副校长荣命哲主持。41个学科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了本学科“双一流”建设情况。各负责人对照学科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从建设符合度、达成度、建设成效、特色和亮点成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科近年来“双一流”建设情况,总结了各自学科建设的成效、经验和亮点,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2

9 2019-08-27

8月22日,2019年九校联盟(C9)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威海举行。此次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徐忠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领导和“双一流”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以“一流大学建设的评价与展望”为主题。徐忠波从学科特色、队伍建设、贡献和治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并希望各高校瞄准定位、关注质量,更好地推动“双一流”建设。会议邀请王战军做了题为《“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的报告。C9高校代表围绕各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建设举措、中期自评工作的开展状况、在“双一流”评价方面的探索及建议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观点,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荣命哲副校长代表西安交大发言。他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重点关注内涵、提升质量,不能唯排名、唯指标、唯帽子。中国的一流大学应在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卡脖子”关键技术方面做出贡献,这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担当、责任和使命,同时建设一流大学应以改革为核心建成和完善一系列大学治理体系。荣命哲围绕一流大学新形态、立德树人新架构、科教融合新高地、国际合作新模式、一流学科新格局,介绍了西安交大近年来“双一流”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最后,荣命哲针对一流大学的绩效评价提出意见建议。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0

10 2019-08-05

8月1日,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暨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运城产学研办公室挂牌成立。旨在推动高校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在运城市转移转化,充分发挥以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大市场为纽带搭建校地技术转移合作平台的优势。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再学,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副秘书长田鹏,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张小勇,运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俊武共同为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运城产学研办公室、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揭牌。运城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波主持揭牌仪式。卫再学表示,运城正处于“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攻坚期,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关键在科技、希望在人才,迫切需要科技资源高地给予技术和智力支持;希望通过这次与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创新改革和服务,建立秦晋两省跨区域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机制,持续完善科技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共同推进跨区域的科技资源统筹工作,以科技资源跨区域联动助力运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希望各位专家教授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为运城的科技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加快推动运城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希望陕西高校和企业的各位朋友,充分发挥人才、资本、技术等方面优势,围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行业领域的技术项目多多交流对接,努力为运城市的经济发展,播撒充满希望的种子,共创秦晋两地科技事业发展的美好明天。潘俊武说,2018年4月,运城市科技局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了运城合作办公室,一年多来,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先后为运城市输送了300多项西安交通大学的技术项目,通过运城科技大市场进行推广;运城科技大市场积极与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进行线上线下联动,共同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努力把高校的技术项目孵化到运城当地的企业中。目前,已经为9家单位成功对接技术项目,受到了企业的广泛赞誉和好评。通过努力,基本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为全省科技创新做出示范带动。运城市科技局将以此次揭牌活动为契机,与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建立更加紧密的政产学研关系、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通过发挥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平台优势,在高校项目成果落地、企业技术需求合作、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与培训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校地、校企的紧密联系与合作。通过项目合作这一桥梁,拓宽引才、引智、引资、引项目渠道,实现高校科技优势与运城市相关产业的交流融合,共同建设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生态圈,推动运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田鹏表示,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运城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成立,将实现高校科技优势力量与运城产业经济的无缝对接,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带动相关产业整体技术升级换代,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将努力促进高校、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新路子,为运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推动运城市的科技发展脚踏实地的做好服务。张小勇表示,运城市通过与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陕西省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的合作,将以西安交大为代表的陕西省高校科技资源与地方的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为高校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希望合作单位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在高校项目成果落地、企业技术需求合作、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与培训等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校地、校企的密切联系与合作。通过推进校地合作深化,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与基地产业聚集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创新作为,跨越发展,为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运城跨越式发展赋能。揭牌仪式后,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分别进行科技成果发布。当天共发布高校科技成果564项。运城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部门负责人、业务股长以及相关科技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据了解,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始建于1999年,是全国首批依托高校建立的6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具备完全市场化运营机制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2018年10月成立,是在教育部中国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的指导下、由陕西省教育厅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联合西安交大共同发起,成员涵盖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40所驻陕高校。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4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