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教员: 人,学生数量:人, 校友数量: 人,子机构数量:个, 相关机构: 个,受资助项目:项, 文章数: 篇,专利数:项,

高校资讯 改革发展 教学改革 学生培养 产学研合作 科研发展 科学大装置

学生培养 共计 29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2024-03-26

开栏语: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西安交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着力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即日起,新闻网开设【“双基”主力军】专栏,展示学校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着力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具有原始创新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发挥高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作用,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及时传导到教育供给端和人才培养端,以落实2023新版培养方案为重要抓手,主动构建“专业布局前瞻、通专融合紧密、教学组织夯实、数字赋能教育、专业选择自由”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

2 2023-12-13

近日,第16届全国3D大赛年度总决赛线上赛事圆满结束,本次大赛采用采用线上答辩/评审+线下会议/颁奖的形式进行。西安交大共有4项作品进入决赛,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本届大赛以“元宇宙,“元”创未来!”为主题,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面向高校大学生赛道分为“数字工业、数字文化、数字人居、元宇宙”四大主题开放赛,评审主要考察设计创意性、技术应用创新性、工程实用性、美学、商业可开发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项因素,最终我校“水畔的田域风光”这一作品凭借独特的设计,获得了比赛一等奖;“搬运大师”及“基于线上会议与线下宣讲相结合的元宇宙XR·3D大使项目”“‘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结合3D宣讲项目”获得二等奖,“线上线下宣讲结合的‘3D西交校园行’校园大使项目”获得三等奖。2023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年度竞赛自3月启动以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赛区,研究生组/本科生组/高职高专组共有800余所高校,1800余个院系,20000余支团队报名参赛。各赛区、各院校经初赛/校赛、网络海选等方式,评审推荐出参加省赛的团队。经过校赛、省赛层层选拔,千余团队进入总决赛角逐龙鼎大奖。此次总决赛赛事不仅展现了参赛者的实力和才华,也为行业、院校、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赛事,参赛选手们得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意和想法;行业、院校、企业通过观摩和交流,发现新的“数字机遇”,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本届大赛由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中国科协指导,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全国3D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3D动力)、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3D大赛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至第16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稳定扩大,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600所、参赛企业每年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累积突破800万人、省赛表彰获奖选手累积突破19万人、国赛表彰获奖选手累积突破1.9万人;参赛作品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设计作品与团队,并快速成长为行业新锐与翘楚,备受业界关注;同时大赛一头链接教育、一头链接产业、一头链接行业与政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资互动不断加强,技术、人才与产业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生态平台作用日益突显,被业界称为“创客嘉年华、3D奥林匹克、创新设计奥斯卡”,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数字经济和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发挥了积极作用。西安交大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由实践教学中心统筹组织,机械工程学院具体负责实施。本次比赛取得的成绩,反映了学校在打造具有交大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6

3 2023-12-12

12月8日至10日,由教育部支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主办,海南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在海南大学举行。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国创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及行业代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0所高校师生代表共1500余人参加会议。西安交大共有6项作品入围年会,其中参会项目“纽康科技医疗——基于新型材料科技医疗集群”获“最佳创业项目”奖,“净化链——海上泄漏原油的高效低成本回收装置”获“我最喜爱的项目”奖,“抗冲击全向特种球形机器人”获“最佳创意项目”奖,获奖项目总数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是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性活动,是全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学生参与最多、水平最高的盛会之一,自2008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六届,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上榜重要赛事。本届大会以“乘势·日新”为主题,进行创新学术交流、改革成果项目展示、创业项目推介三个主题活动。西安交大2011年起设立了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基金项目,通过学校大力投入,学校已构建完善了三级创新训练项目和三级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年立项大创项目800项,年实际参与师生超过4000人次。“国创计划”实施十六年,已经成为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载体,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证了中国创新创业教育从点点星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史,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这里起步、闯出一片天地,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成果从这里发芽、落地生根壮大。西安交大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创计划”等工作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西安交大在年会中所取得的成绩充分反映了学校在着力打造独具交大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交大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2

4 2023-12-06

为充分发挥优秀研究生的榜样引领作用、推动学术交流、营造良好学术的氛围、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科研素养,能动学院近日举办了“能动情”科研交流分享会暨研究生学术论坛,会议由热能工程学生党支部、硕1041/1042党支部、能动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硕1029党支部、硕1031党支部协办,在创新港和兴庆校区同步召开。能动学院刘银河教授、辅导员黄亚龙老师参加会议并点评。会议吸引了一百余位研究生到场参加。会议邀请优秀研究生标兵获得者刘璐同学和邵亚茹同学作标兵主报告,介绍自己科研学习的经验心得;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关昱同学和崔欣宇同学、博士生行业奖学金获得者张凡同学作学术报告,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次分享会专门设置科研专题报告,由社会奖学金获得者和国家级科创竞赛获奖者靳晓灵同学、袁洋同学和宋虎潮同学就论文写作、专利写作、科创竞赛等方面进行专题分享。博士生、优秀研究生标兵获得者刘璐分享的主题是:一苇以航,做自己的管理者。“以知为瓦,以行搭桥”是刘璐博士生涯的主旋律,刘璐研究方向对接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领域,采用新型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依托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进行喷涂颗粒纳米化、晶型稳定化和多维增韧化,形成了多项前沿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攻关成果。硕士生、优秀研究生标兵获得者邵亚茹分享的主题是:事虽难,做则必成。邵亚茹认为研究生期间要做好科研规划,脚踏实地,珍惜时间,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努力。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关昱分享的主题是:催化—载氧双功能铁基载氧体兰炭化学链反应特性及机理研究。关昱详细介绍了铁基载氧体兰炭化学链气化反应特性及机理,对兰炭化学链气化过程的反应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优秀研究生、沈鼓教育基金获得者张凡分享的主题是:煤炭地下超临界水气化特性及碳捕集研究。张凡提出了通过结合地下煤气化与超临界水气化两种新型煤气化技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国奖获得者崔欣宇分享的主题为:生物质焦油衍生碳基固体酸在制备5-HMF过程中的性能研究。崔欣宇利用生物质焦油制备高比表面积和发达孔隙的催化剂并应用于5-羟甲基糠醛(HMF)制备,为廉价的生物质衍生化合物的催化体系开发及固废焦油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苗永淼教育基金获得者靳晓灵分享的主题是:科技论文写作经验分享。他认为科技论文是完成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同时科技论文可以促进促进学术交流、指引后续研究工作,一篇好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新颖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等特征。复盛压缩机教育奖励基金获得者袁洋的分享主题是:专利写作经验分享。袁洋分享了自己在专利撰写方面的经验,他认为专利撰写最基本的是要有想法,而想法主要来源于学科交叉、组会中不同方向同学汇报的内容和学术前沿。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国家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宋虎潮分享的主题:研途科创——竞赛参赛经验分享。宋虎潮介绍了科技竞赛的级别、种类以及时间,并分享了参加科创竞赛相关的经验。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6

5 2023-12-02

近日,湾区脑科学产业创新与合作大会·2023暨深圳市脑科学学会第二次年会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分会年会在深圳举行。西安交通大学2002级校友蔚鹏飞、2005级校友曹鹏、2016级校友王浩冲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昌河教授、入选2023“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科创新青年30人榜单”。蔚鹏飞,2002—2006年、2006—2009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深圳理工大学教授,深圳中科华意科技有限公司CTO,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理学会脑节律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分会委员。国家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中国标准化协会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同宣武医院等单位牵头制定《径颅交流电刺激》《脑机接口肢体康复训练》《可穿戴脑机接口》等多项标准。曹鹏,博士,正高级工程师。2005-2009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法国贡比涅技术大学生物医学与生物力学博士,杭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三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40余篇,拥有20多项专利。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青年分会副会长,上海科技大学企业导师、浙江工业大学硕士企业导师。2020年创立佳量医疗,创新研发出适用微创治疗的磁共振引导下激光消融系统以及适用神经调控治疗的植入式闭环神经刺激器,并已在全国多个顶级神经外科中心开展确证性临床试验,产品荣获第五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微创器械与植介入产品第一名等众多荣誉,并获得央视经济半小时、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王浩冲,2016—2019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22年至今在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习,博士在读。西安臻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2019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2020年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精英,中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2022年中国科协创业先锋,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评委,全国工商联物联网专委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委会委员、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医学工程专委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麻醉与数字化诊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创立公司臻泰智能是全球脑机康复行业的先行者,曾获世界医疗机器人大赛中国区冠军等荣誉,参与国家级省市级重点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多篇,申请/授权专利40余项。王昌河,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荣获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陕西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3完成人),担任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生物系主任。通过技术创新,揭示神经递质量子分泌的调控机制与胞吞作用的刹车机制,提出帕金森病囊泡循环新假说,建立帕金森病临床诊治一体化创新方案。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Neurosci、Neuron、Nat Commun(3篇)、PNAS(2篇)等期刊发表论文22篇,中请/授权发明专利13项,研究成果被Nature、Science、Nat Rev Neurosci等重点推荐和亮点评述。据悉,本届评选组委会从大会“脑科学前沿与产业智库”中特邀多位专家组成本次评选的评审委员会。其中包括杰青、行业协会专家、资深投资人、产业研究员及医疗行业媒体人等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具有丰富研究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行业专业人士。评委会根据评估模型,对参选科学家及企业家进行交叉打分,最终产生入围人选。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4

6 2023-09-03

即将过去的盛夏对于化学学院的“竞赛小能手”们与指导老师来说是忙碌充实的一段时光:为培养化学学院本科生综合能力、促进教与学和谐发展、鼓励化学学院学子与全国优秀学子深入创新合作交流,化学学院在保质保量完成本科生化学实验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重视大创实验实训、产学研交叉融合育人模式探索、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实训能力提升,为提升本科生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工作,无数的化学学子从交大校园出发奔赴全国各地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微瑞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8月20—22日,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全国90所高校270位同学参与比赛。由西安交大化学学院沈如泉、吴秋含、刘涵三位同学组成的食品安全队在校内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本次大赛,化学学院段新华教授、张军杰教授担任指导老师,经过连续两天激烈的答辩竞赛后,西安交大代表队奋力拼搏再创佳绩,参赛三位同学斩获全国一等奖,为探索产学研交叉融合育人模式提供有力帮助。“大龙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团体三等奖一项。7月18-21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大龙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以下简称“双实大赛”)在闽江学院成功举办,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在内的59所全国高校,共300余名师生汇聚一堂同台竞技。化学学院吴秋含、谢先强和董博武三位同学在校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本次“双实大赛”,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白艳红教授担任领队、解云川教授、梁军艳副教授、杨帆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在本次大赛中,西安交大学子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参赛同学经过激烈的角逐,吴秋含同学斩获一等奖,谢先强和董博武两位同学均获得二等奖,西安交大参赛队获得团体三等奖。“和平化玻杯”第九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荣获一等奖三项、优秀团队奖一项,总成绩位列第一。8月20—22日,由陕西省化学会和陕西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中心联席会主办的第九届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在延安大学举行,来自全省24所高校的75名学生参赛。西安交大化学学院谢锦、赵萌,董博武三位同学在校内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本次大赛,化学学院院长丁书江教授担任领队,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白艳红主任组织遴选各学科指导教师,利用暑期进行了艰苦的集训备赛。经过连续两天高强度的笔试与实验操作比赛,西安交大代表队奋力拼搏再创佳绩,参赛三位同学斩获个人一等奖三项,由化学学院院长丁书江教授担任领队的西安交大代表队荣获优秀团队奖,展示了西安交大本科生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丰硕成果,也是西安交大本科生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运行的生动写照。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0

7 2023-08-30

8月20日-23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计工程年会(ASME IDETC-CIE 2023)在美国波士顿举行,同期举办了第18届ASME学生机构与机器人设计大赛(ASME Student Mechanism and Robot Design Competition)。来自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克莱姆森大学、爱尔兰科克国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6支队伍进入决赛。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的队伍克服不能现场宣讲和演示(签证原因)的不利条件,凭借独特的设计和优异的性能夺得冠军。8月20日-23日,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设计工程年会(ASME IDETC-CIE 2023)在美国波士顿举行,同期举办了第18届ASME学生机构与机器人设计大赛(ASME Student Mechanism and Robot Design Competition)。来自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克莱姆森大学、爱尔兰科克国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6支队伍进入决赛。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的队伍克服不能现场宣讲和演示(签证原因)的不利条件,凭借独特的设计和优异的性能夺得冠军。ASME学生机构与机器人设计大赛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共同主办。该竞赛始于2006年,每年举办一次,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组别,参赛学生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机构与机器人设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竞赛。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

8 2023-01-09

近日,中国计算机协会(CCF)公布了2022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入选名单,数学与统计学院助理教授谢琦的博士论文《图像数据先验的数学建模及其应用》入选“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谢琦研究生阶段师从徐宗本院士,2020年获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面向计算机视觉的机器学习基础算法展开研究,提出了“复杂噪声误差建模”“模型驱动可解释深度学习架构”“连续卷积参数化建模”三种具有探索性的机器学习基础方法论。算法成果被同行评述为“为领域带来了新鲜空气”“代表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最佳方式”,算法已被成功应用于医学图像、遥感图像、自然图像等实际问题,取得良好应用成效。相关成果发表CCF A类会议论文12篇,IEEE汇刊论文10篇,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领域顶刊TPAMI,其中2篇入选ESI高被引。2015年至今,谢琦谷歌被引3083次,申请专利6项。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旨在鼓励创新性研究,激励博士研究生潜心钻研,务实创新,解决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表彰做出优秀成果的年轻学者而设立。经评选,最终有10篇论文入选2022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4篇论文获得2022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提名。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0

9 2022-12-16

近日,第15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年度总决赛落下帷幕。西安交大共有5项作品入围决赛,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及最佳单项奖1项。本届大赛以“元宇宙,我创建,我为自己点赞”为主题,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特色,面向高校大学生赛道分为“数字工业、数字文化、数字人居、元宇宙”四大主题开放赛,评审主要考察设计创意性、技术应用创新性、工程实用性、美学、商业可开发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项因素。西安交大“取书宝”——智能取书机械手爪”、“幻方影院——多功能投影仪”及“移动式核酸检测机器人”3项作品,凭借独特的设计和功能创意,获比赛一等奖;“手到物来——面向无菌环境的全自动搬运车”及“搭载多功能机械臂的两栖仿生机器人”获二等奖,“取书宝”——智能取书机械手爪”获得产品设计单项奖。第15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年度竞赛自3月21日启动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赛区800多所院校报名参赛,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赛事。各赛区、各院校参赛报名团队近20000个,提交初赛作品近20000件。各赛区、各院校经初赛/校赛、网络海选等方式,评审推荐出参加省赛的团队。经过校赛、省赛层层选拔,千余团队进入总决赛角逐大奖。本届大赛由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中国科协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全国三维数字化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3D动力)、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自2008年发起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至第15届,受到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赛事规模稳定扩大,参赛项目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设计项目与团队,并快速成长为行业新锐,备受业界关注。大赛一端链接教育和产业,一端链接行业与政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资互动不断加强,技术、人才与产业项目合作对接及产业生态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全国规模大、规格高、水平强、影响广的全国大型公益品牌赛事与“数字化+创新创造”行业盛会,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数字化创新创造实践的时代洪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安交大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由主管校领导直接领导,由机械工程学院负责实施。本次比赛取得的成绩,充分反映了学校构建“一个目标、两个原则、三大任务、四项举措”的“一二三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在催生创新创业成果方面持续发力,在打造具有交大特色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成果成效显著。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0

10 2022-12-0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人才培养改革理念,呈现人才培养内涵特色,落实人才培养发展目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2月5日下午,教务处举办2023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暨“人才培养大研讨”第五场研讨会议。学校教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代表,教育部教指委主任、副主任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部、中心)教学副院长参加会议。常务副校长郑庆华、校长助理单智伟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王秋旺主持会议。教务处副处长兰剑就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及工作进展情况作汇报。他详细介绍了2023版培养方案的修订背景、调研情况、修订要点、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他指出,学校将坚持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按照“优化结构、强化内涵、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前沿内容与基础知识”的指导思想,优化学分结构,丰富基础课层次,组织基础课开课学院与专业学院联合开设基础课,制定各项实施细则,扎实推进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教务处副处长兰剑就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及工作进展情况作汇报。他详细介绍了2023版培养方案的修订背景、调研情况、修订要点、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他指出,学校将坚持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按照“优化结构、强化内涵、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融合前沿内容与基础知识”的指导思想,优化学分结构,丰富基础课层次,组织基础课开课学院与专业学院联合开设基础课,制定各项实施细则,扎实推进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王秋旺表示,学校将认真吸纳专家的建议,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提高前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操作性;各学院要认真梳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学院党政一把手和学科带头人要亲自参与,组织更多教师进入修订专班和工作组,充分发挥各方智慧,高质量做好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郑庆华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和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分析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校整体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能力、学分结构、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考核方法、实践环节等内容,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他强调,培养方案修订要把握三大趋势,破解新时代教育难题:一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知识逆向流动的趋势,各专业要根据行业领域发展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梳理知识点、设计课程体系;二是面对工科教育理科化的趋势,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同步、工科教育与领域技术前沿同步;三是面对专业知识体系碎片化的趋势,专业要系统整理课程与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最后,他对修订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做好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组组建工作,开阔思路,广泛听取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兄弟高校专家及校友的意见,汇聚各方力量优化方案;二是明确培养方案板块框架和学分结构,确定学分区间,为学院提供灵活空间进行优化调整;三是梳理和解决目前培养方案执行层面的问题,规范课时排课,优化学分分布,完善实验实践和毕业设计环节;四是强化课程考核的目标制定、方式设计和实际执行,通过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落实培养理念。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培养方案修订是落实教学改革、培育教学成果、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学校将按照“改革与时俱进,内容完善修订,要求具体细化,考核责任到位”的要求,组织做好2023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积极探索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新范式,奋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查看详细>>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点击量: 1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