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北京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教员: 人,学生数量:人, 校友数量: 人,子机构数量:个, 相关机构: 个,受资助项目:项, 文章数: 篇,专利数:项,

高校资讯 改革发展 教学改革 学生培养 产学研合作 科研发展 科学大装置

科学大装置 共计 2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2019-06-30

6月29日上午,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仪式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李楠,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汪洪岩,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校长郝平,副校长王仰麟、龚旗煌院士,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院士等出席仪式。北京建筑设计院、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市江北新区、北京市发改委、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等单位,以及北京大学相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参加仪式。仪式由龚旗煌主持。邱水平对成像设施的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大科学设施是现代前沿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强大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大科学设施建设需要多学科力量支撑,建成后的大科学设施有助于高校开展重大科学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提升大学办学质量。依托综合实力雄厚的学科布局,北大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设施的建成将对北大“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简介: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0个优先建设项目之一,是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由我国科学家首倡的大科学工程。该项目作为北京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激发创新活力、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学术前沿的重要推动力。项目的法人单位为北京大学,共建单位为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像设施主要建设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模式动物与样品制备平台及配套土建工程。设施建成后将为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生物医学成像装备产业提供战略支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2019年5月20日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项目批复总投资超过17亿元,新建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5年。成像设施是北京大学深度融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平台。 查看详细>>

来源:北京大学 点击量: 44

2 2018-11-15

2018年11月12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王英建,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伍建民等七人来访北京大学,就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实现年底开工目标进行专项工作对接。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王仰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程和平,成像设施副总指挥雷鸣、莫元彬等出席会议,并同与会嘉宾展开深入交流。会议由北大科学研究部部长、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主任助理周辉主持。郝平会见了怀柔科学城代表团,介绍了北京大学对牵头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总体部署及相关工作安排。他表示,成像设施是北京大学的重点建设项目,学校高度重视,将提供设施建设的必要配套条件,力争将设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成像研究设施。郝平指出,北京大学将积极支持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并将深入参与到怀柔科学城的建设之中。雷鸣汇报了成像设施的工作进展及后续工作进度安排。王英建指出,围绕目前成像设施推进工作的两个核心问题,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加速推进项目审批;二是加速推进开工实施。北京市和怀柔科学城对成像设施项目高度关注,为实现年底开工的目标,在服务保障等方面全力配合北京大学,“随时有问题,随时协调解决”。此外,对于项目的后期组织实施,北京市和怀柔科学城将提供四个方面的支持:一、支持与相关院所、企业联合攻关,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二、支持高端人才引进,按照北京市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吸引一流科学家,并组建创新团队;三、支持落地怀柔科学城的建设项目,北京市提供专项资金;四、支持建设国家实验室和提出国际大科学计划,给与政策倾斜,采取一事一议原则,提供相关必要条件。经过深入交流以及对“一会三函”后续工作进度安排的讨论,双方对成像设施和其它两个怀柔科学城交叉平台项目实现年底开工的目标充满信心,将继续努力共同推进成像设施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双方还就加速推进科研审批和加速推进开工达成共识,并对“一会三函”工作的推进进行了详细交流。 查看详细>>

来源:北京大学 点击量: 519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