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教员: 人,学生数量:人, 校友数量: 人,子机构数量:个, 相关机构: 个,受资助项目:项, 文章数: 篇,专利数:项,

高校资讯 改革发展 教学改革 学生培养 产学研合作 科研发展 科学大装置

教学改革 共计 11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2023-06-27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日前,学校召开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专项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通过邀请海外高水平教授来我校做讲座,推动学生参加国(境)外研究实习和课程学习等方式,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科技领军人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本科生出国(境)交流专项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管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学生出国(境)交流,6月11日-18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古继宝,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正凯、翁清雄带队参加EFMD(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年会,并拜访与学院有学生交流合作的瑞士日内瓦大学经管学院和日内瓦金融研究院、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商学院以及法国科学经济与管理学院(IESEG School of Management)。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刘志迎、MBA中心主任王熹徽、国际认证与国际合作主管任莉红参加了访问。应EFMD年会邀请,管理学院代表团一行参加了EFMD2023年年会,此次年会聚集了全球管理教育界的六百多位成员,讨论全球化的影响、合作研究、创造性领导力和数字化学习等问题。代表团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和认证专家建立密切沟通,并与商科教育领域的思想领袖建立联系。管理学院代表团一行还应邀了参加专门面向中国科大的商学院影响系统(BSIS)会议,BSIS计划旨在确定商学院给社区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效益。BSIS测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由120多项指标组成的框架,指标涉及财务、经济、社会和形象等影响方面。管理学院与日内瓦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GSEM)和日内瓦金融研究院(GFRI)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签有学生交换协议,学院已派遣3名学生赴对方学期交流。此次与日内瓦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Olivier Scaillet教授、日内瓦金融研究院前任院长、经济金融学教授郝乐(HaraldHau)就双学位项目合作等进行了充分沟通。郝乐(Harald Hau)教授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士托宾教授,其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和金融稳定领域,他将于年底访华,代表团盛情邀请他来访我院,为MBA、EMBA和MF学生做关于FinTech方向的报告,郝乐教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0

2 2022-12-23

12月20日,我校创新创业学院与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联合举办的首期“科创导师工作坊”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及多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工作者等近300人参加培训。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董正英,我校创新创业导师、5F创业园总经理张大鸣分别从项目参赛辅导、项目落地孵化等维度,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董正英从人才培养的痛点分析、培养体系探索及其效果与影响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跨界创业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团队,这就要求团队应该由硬核科技人才与创业管理人才共同构成。而张大鸣则从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强调了从市场需求、客户分析、团队组建、生产管理、营销方式、融资需求等方面提高项目产业化能力。20日下午,我校创新创业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陆洋,我校创客中心顾问团团长赵征以及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涛为大家分享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张陆洋围绕什么是创新创业、如何创新创业以及科技创新创业的未来等,阐述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完备性。赵征结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经验,强调了创新思维培养的核心问题和教育方法。许涛结合创业案例,介绍了创业“五观”,即价值观、战略观、产品观、用户观和服务观。工作坊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朱东杰、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胡波分别在开幕辞、闭幕辞中对两校双创教育的持续合作交流表示满意。他们表示,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特点和专业优势,通过不断提高师资、课程、实践、资源水平,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训结束后,与会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很多老师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对于创新创业“金课”打造和课堂教学方法有了新的理论和设计,更对两校双创学院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表示欢迎和感谢。“科创导师工作坊”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两所“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联合举办的面向两校及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双创师资培训特色品牌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5F创业园、合肥市“红专1号”科创驿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科创导师工作坊将持续邀请来自知名高校和相关机构在双创课程建设、双创项目培育、创投人才培养、双创基地建设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经验,为创新创业导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工作者等进行体系化、全方位的讲解和分享,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0

3 2022-05-05

5月3日上午,学校智慧科大建设工作组在东活五楼报告厅举办全体成员单位第一次工作会议,各工作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联系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智慧科大建设工作组组长吴枫主持。网络信息中心主任薛开平介绍了智慧科大建设拟采用的工作机制和建设模式,并向成员单位汇报当前银校合作、校企合作以及校内摸排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重点报告了高新园区试点工作计划。围绕智慧科大建设和高新园区试点工作,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夏玉良、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霁平、教务处副处长吴强、保卫与校园管理处综合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徐耀龙、资产与后勤保障处副处长徐建烽、基本建设处信息化与节能办公室主任程凯、学生工作部(处)信息与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夏晶以及网络信息中心服务部主管兰宇、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张焕杰先后从数字中台、融媒体、教务信息化、平安高新园区、能源保障、能耗监管、学工一体化、一卡通、数据中心及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汇报了建设方案。吴枫作总结发言。他肯定了各单位长期以来在校园信息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并就新形势下做好智慧科大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具体要求:一是智慧科大作为学校战略部署,务必要从中心机房、数据中心、数据中台、服务聚合、网络安全五个方面布局顶层设计,为基础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架构设计,为软硬件环境构建立体的安全环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二是在业务单位和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下,逐步更新和完善校级信息化系统建设规范、数据标准和安全标准,指导业务单位开展建设;三是需要尽快建立一支富有活力的技术专家组,为智慧科大建设注入创新活力;四是优先考虑必要、紧急、有亮点、可实现的项目纳入试点建设,项目有选择、有竞争、可调整,确保经费用在实处,杜绝铺张浪费;五是需要尽快完善智慧科大工作组的工作模式:一方面尽快成立预算评审组,确保项目建设合规合理,另一方面落实汇报机制,以周为单位同步推进工作。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13

4 2020-04-09

由于石墨烯等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层间相互作用非常弱,容易解理并堆垛形成各种人工异质或同质结构。当堆垛的两层之间有微弱的晶格差异或微小的转角时,就会形成摩尔(moiré)图案。近期研究发现这些二维异质结或同质结体系在摩尔周期势场作用下,展现出了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比如在魔角双层石墨烯中发现了关联绝缘态以及非常规超导态。然而到目前为止,摩尔图案的构造还局限于二维范德瓦尔斯体系。如果这种摩尔调控能够拓展到其它体系,特别是强关联体系中,将有可能发现更多新颖物性。近日,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和物理系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曾长淦课题组与美国石溪大学刘梦昆课题组等合作,首次在钙钛矿锰氧化物这一关联电子体系中实现了电子相的摩尔调控。该研究成果以“Moir Engineering of Electronic Phenomena in Correlated Oxides”为题于4月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Physics》上(DOI:10.1038/s41567-020-0865-1)。关联氧化物中,电荷、自旋、轨道等自由度与晶格有很强的耦合,因此该研究团队设想有可能通过应力工程来在关联氧化物中实现摩尔图案。他们在有周期性台阶的LaAlO3(LAO)衬底上生长了La0.67Sr0.33MnO3(LSMO)薄膜,发现由于界面耦合效应,LSMO薄膜中存在两种来源不同但周期相近的应力周期势场,一种来自衬底台阶,另一种来自LSMO薄膜本身的孪晶畴。他们利用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发现,当两种周期势场以较小的角度交叠在一起时,其共同作用会产生微米尺度的局域导电性的摩尔图案调制(下图)。在LSMO体系中,导电性与应力之间有着非线性的依赖关系,所以调控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对其中一种应力势场的周期或者曲率的小幅度调节,可以实现LSMO薄膜中摩尔纹形状的大幅度改变。在关联锰氧化物中,导电性和磁性直接相关。进一步的磁力显微镜研究的确发现了与导电性摩尔条纹相对应的铁磁性摩尔条纹。LSMO的顺磁-铁磁转变进一步调控了其电子摩尔条纹:在居里温度以下,导电性摩尔条纹与铁磁性摩尔条纹共存;而在居里温度之上,导电性摩尔条纹还在,但铁磁性摩尔条纹消失。这一发现首次将摩尔调控的概念拓展到了非范德瓦尔斯二维体系,也为在外延薄膜中实现可控的电子条纹以及相应的新奇物性探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34

5 2019-09-19

近日,中国科大管理学院获得QS Stars商学院五星级认证!这是继2015年通过AACSB认证、2016年通过AMBA认证之后,管理学院取得的又一项重大国际认证,标志着管理学院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管理学院”取得重大进展,对于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QS和US.News、THE并称世界三大排名体系。QS排名全称是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 Symond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历史第二悠久的全球大学排名,第一次发布于2004年,目前由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合作推出。QS排名也是少数中国教育界认可的排名之一,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我国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2016.4)、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9.4)分别通过QS五星认证,我院国内成为第三个通过QS五星认证的商学院。最近三年来,全球通过QS五星认证的商学院只有不到十家。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0

6 2019-07-20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目标为指引,经校长工作会议、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学校决定以“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将2019年确定为“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5月8日,学校召开了“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动员大会,宣布启动全校范围的广泛调研和讨论。在为期两个月的讨论中,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全校师生积极热情参与,在总结建校六十年的办学成果和科大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共商举措,为学校全面提升一流本科教育质量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打下了基础。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5

7 2019-06-25

为了适应智能时代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也为了更好地落实我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的工作部署,为我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思路,2019年6月20日至22日自动化系召开了“智能时代自动化教学改革研讨会”。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10位专家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并分别做了有关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报告。来访专家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周纯杰教授、东南大学戴先中教授、清华大学张佐教授、清华大学王红教授,山东大学张承慧教授、江南大学纪志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少远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吴敏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沈毅教授和浙江大学韦巍教授。自动化系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6月20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周纯杰教授就有关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问题了一场题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四个回归,高质量培养全面素质自动化专业人才》的报告,周教授结合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需求,改革思路,具体措施等方面与我校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25

8 2019-05-20

5月16日下午,教代会发展与规划工作委员会在出版社二楼会议室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学校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工会常务副主席史明瑛、教务处副处长曾长凎列席会议。会上,教代会发展与规划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永首先介绍了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大讨论的背景。他说,5月8日下午,学校召开“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动员大会,会上决定将2019年确定为“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并启动全校范围的广泛调研和讨论。他呼吁发展与规划工作委员会委员积极履行职责,就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与会委员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学科结构、人文素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学校的本科教育优势比较明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很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但也存在一些的问题,例如基础课程难度较大、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人文教育亟待加强等等。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基层教职工意见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未能出席会议的委员通过书面形式提交了讨论意见。委员会将对相关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形成专题报告,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1

9 2019-05-14

从八十年代初在二维电子体系中发现至今,量子霍尔效应作为超导之外的另一个著名宏观量子现象在凝聚态物理中催生出了一个越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其内在本质,是将数学中的拓扑概念引入物理,超越了Landau根据对称性破缺理论对物质分类的传统标准,为近年的拓扑物态与拓扑材料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量子霍尔效应是否只存在于二维体系?这个基础问题从二维量子霍尔效应发现后不久即引起领域的关注。早在1987年,Bertrand Halperin从理论上就预言了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存在和它的测量特征。但要验证这个新奇效应,对材料体系与测量手段的要求都非常高;尽管已有诸多尝试,实验上仍缺乏可信的观测证据。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和物理系的乔振华教授与南方科技大学张立源教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杨声远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杨昆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的Patrick A.Lee教授和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的Genda Gu教授等理论与实验合作,在碲化锆(ZrTe5)块体单晶体材料中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的明确证据,并指出该效应可能是由于磁场下相互作用产生的电荷密度波诱导的。这一重要研究成果5月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49

10 2018-05-18

中国科大与长春应化所共建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揭牌成立.2017-08-30.为深化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促进科教资源共享,贯彻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2017年8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签约揭牌仪式在长春应化所举行。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致辞应化所所长安立佳院士致辞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与长春应化所所长安立佳院士共同为学院揭牌,中国科大校长助理杨金龙与长春应化所副所长杨小牛代表双方签约。长春应化所张洪杰院士、杨秀荣院士等出席仪式。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院士与长春应化所所长安立佳院士为学院揭牌中国科大校长助理杨金龙与长春应化所副所长杨小牛代表双方签约安立佳所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落户长春应化所,对双方都是新的起点和新的机遇。应化所将在研究生教育整合的基础上,秉持“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的战略定位,竭尽全力推进学院的创新发展,用科技创新促进人才的产出,用人才的产出推进科技创新,既要保持应化所...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量: 6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