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PUS主编、德国著名科学传播专家Hans Peter Peters做客“科技人文讲堂”

来源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布时间:2023-9-24点击量:3

2023年9月22日,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传播系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共同邀请国际科学传播领域顶级学术期刊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主编,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科学新闻学客座教授Hans Peter Peters做客科大,在东校区5101教室为我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公共科学传播中的“知识”——问题与挑战》(”Knowledge" in Public Science Communication — Issues and Challenges)的学术报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教授出席并主持了学术报告。

Hans Peter Peters教授在科学与公共关系领域深耕40余年,退休前一直担任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家,并被国际科技传播学会(PCST)授予终身荣誉会员资格。Peters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媒体化、科学的公共传播以及科学家的公共传播形象等,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PNAS、Science Communication、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等知名期刊。

Hans Peter Peters教授的报告围绕“知识”在公共科学传播情景中的角色与作用展开。首先,Peters教授提供了关于科学传播作为一种科学新闻实践的理解,阐明了“公众理解科学”的方法及其相关批评。他指出,在“缺失模型”下,科学传播依赖于单向信息传播,科学家可能不会主动与受众接触,科学家和公众的割裂会无意中让某些受众群体感到排斥。因此,“对话模型”被提出,科学传播逐渐从“公众理解科学”(PUS)转变到“公众参与科学”(PEST)的新范式,强传播双方的对话性和参与性。在此基础上,他讨论了当今科学传播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对传播策略产生的影响。此外,Peters教授还对科学传播中的专业性和信任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为目前本领域全球排名第二的一流学术期刊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的主编,Peters教授详细介绍了杂志的审稿要求和学术论文的投稿规范等。在最后总结中,Peters教授谈及需要拓展科学素养概念,并倡导非家长式的知识传播,以及公众批判性参与科学信息的能力的重要性。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