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国内首款多体智能软件——“微著”在渝发布

来源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发布时间:2023-9-25点击量:5

9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功举办了最新研发成果“多体智能软件—微著”(以下简称“微著”)的发布会。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多名院士,高校和研发机构的专家学者,百家应用领域企业出席了此次会议。

“微著”寓意“见微知著”,以微观尺度的多体粒子模拟手段探索自然和社会,它是国内首款基于底层创新的“随机分批”算法,针对多体问题自研的融合仿真、优化、控制等应用的通用科学计算平台。具有“算法原创、产品自研”、“硬件加速、国产适配”、“平台开放、代码开源”的技术特色。该软件可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体系不同尺度问题的模拟,其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社会科学、群体智能等领域的粒子动力学和优化模型的快速求解,将大大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助力AI for Science。

据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金石介绍,多体智能软件—“微著”是以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原创性的Random Batch系列算法为基础,将多体相互作用的计算代价由O(N²)降低为O(N),解决了长程力计算的性能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代价。通过GPU硬件加速,和单核相比,加速比达两个量级以上,单张显卡可以模拟一亿个粒子的演化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微著”可以快速地探索不同的参数和条件,找到最优化的方案,提升产品性能、缩短研发周期。

同时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着重考虑了应用领域的需求,解决企业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问题,“微著”具有界面友好、学习难度较低、并行效率高、计算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学习成本和经济成本,搭建SaaS计算平台,向社会开放,降低应用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该软件源码逐步开源,也为科研、学术工作者提供高效、可扩展的科学计算平台,推动科学研究从“作坊”模式到“平台科研”模式的转变。

发布会上,研究院还与中冶赛迪、金赛药业、中国移动、十沣科技、华院计算、成都超算中心、中科曙光等19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技术研发、云服务、大数据、商业应用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微著”应用领域的多专、多能。

此外,发布会还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马志明出席活动,并作题为《科学发现的第五范式:智能+数据》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亚湘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教授出席活动。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