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大陈亚珠院士、沈国峰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国产经颅“磁波刀”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
  • 生研院汪方炜实验室在EMBO Journal发文揭示内层动粒调控姐妹染色单体黏连的非经典功能
  • 上海交大俞章盛团队与合作者开发基于肿瘤微环境分析的癌症生存预后新策略
  • An international study co-led by CUHK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skewed sex ratio observed in diagnose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 上海交大蔡宇伽课题组开发出全新疫苗技术-DC靶向性类病毒载体
  • 哈工大学子在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总决赛中获团体赛和个人赛一等奖
  • MIT conductive concrete consortium cements five-year research agreement with Japanese industry
  • 1
  • 2
  • 3
  • 4
  • 5
  • 6
  • 7

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成立

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前沿交叉,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使命。4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揭牌成立。当天,在全国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联席会年会暨交叉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创院院长韩启德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全国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联席会秘书长、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主任汤超院士与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共同为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揭牌。科学技术部副司长傅小锋,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院士到会祝贺,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主持。推进学科交叉建设构建卓越创新生态作为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浙江大学把学科交叉会聚和前沿交叉研究作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杜江峰在会上表示,推进学科交叉建设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术声誉影响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学校以国家战略和重大问题为导向,通过有组织交叉研究,汇聚大学科、大合作、大平台、大交叉,努力加快构建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前瞻布局11个会聚型学科领域;打造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为龙头的交叉融合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开展具有交叉特色的创新研究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组建氢能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院等交叉研究平台,营造有利于基础交叉研究的创新生态,在脑科学、脑机智能、新物质创制、精准医学、交叉力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了系列重大原创成果。杜江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既是战略使命,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拔尖造峰、决胜未来的必由之路。要注重实践与行动,探索基础交叉研究,彰显基础研究主力军的浙大之为。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的成立,是学校在使命引领的大学发展战略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谋划建设具有全球显示度、中国辨识度、浙大贡献度的新型研究机构的主动探索,研究院将贯通校内外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突出基础学科创新融合,聚焦拔尖造峰,着力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交叉研究创新及人才队伍汇聚上发挥示范作用。

2024-04-21   浙江大学

MIT conductive concrete consortium cements five-year research agreement with Japanese industry

The MIT Electron-conductive Cement-based Materials Hub(EC^3 Hub),an outgrowth of the MIT Concrete Sustainability Hub(CSHub),has been established by afive-year sponsored research agreement with the Aizawa Concrete Corp.In particular,the EC^3 Hub will investigate the infrastructure applications of multifunctional concrete—concrete having capacities beyond serving as astructural element,such as functioning as a“battery”for renewable energy.Enabled by the MIT 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the newly formed EC^3 Hub represents alarge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MIT CSHub,researchers across MIT,and aJapanese industry consortium led by Aizawa Concrete,a leader in the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which is funding the effort.Under this agreement,the EC^3 Hub will focus on two key areas of research:developing self-heating pavement systems and energy storage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systems.“It is an honor for Aizawa Concrete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scaling up of this transformational technology from MIT labs to the industrial scale,”says Aizawa Concrete CEO Yoshihiro Aizawa.“This is aproject we believe will have afundamental impact not only on the decarbonization of the industry,but on our societies at large.”By running current through carbon black-doped concrete pavements,the EC^3 Hub’s technology could allow cities and municipalities to de-ice road and sidewalk surfaces at scale,improving safety for drivers and pedestrians in icy conditions.The potential for concrete to store energy from renewable sources—a topic widely covered by news outlets—could allow concrete to serve as a“battery”for technologies such as solar,wind,and tidal power generation,which cannot produce aconsistent amount of energy(for example,when acloudy day inhibits asolar panel’s output).Due to the scarcity of the ingredients used in many batteries,such as lithium-ion cells,this technology offers an alternative for renewable energy storage at scale.

2024-05-03   麻省理工学院

哈工大学子在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总决赛中获团体赛和个人赛一等奖

哈工大全媒体(商艳凯赵婕文/图)近日,在白俄罗斯举行的第十八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总决赛中,首次参赛的我校学子取得佳绩,分别荣获团体赛最高奖项一等奖(共两队)和个人赛一等奖两项(共5人)、二等奖1项(共10人)。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是国际公认的力学课程高难度理论竞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的学子报名参赛。在2023年12月举行的亚洲赛区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团体赛特等奖,与浙江大学等5支队伍共同代表中国参加总决赛。我校代表队由一校三区6名学子组成,他们是校本部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潇、宋巍、吴明远和2023级本科生朱泓宇,威海校区2022级本科生刘晨路,深圳校区2021级本科生倪昊。航天学院航天科学与力学系李忠刚高工、赵婕教授和于开平教授,威海校区郝志伟副教授,深圳校区周晔欣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在个人赛中,陈潇、朱泓宇获得一等奖,宋巍获得二等奖。我校力学学科高度重视学生学术理论基本素养培育,大力推动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院士特色班善义班和强基班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力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学校参赛团队的组织、培训、选拔等工作。近年来,在本科生院支持下,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课程和教材改革与创新实践并取得成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在国内外大学生力学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2024-05-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科大与罗湖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2024年4月2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与罗湖区人民政府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协议签约仪式在罗湖管理中心大厦举行。罗湖区委书记范徳繁,副区长冯健,我校党委书记姜虹、代理副校长韩晓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姜虹对罗湖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南科大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南科大与罗湖区人民政府的合作背景以及合作举办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基本情况。她表示,双方开展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是落实深圳“双区”建设重大任务部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罗湖区和南科大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以南科大附属中学为依托,为罗湖教育增添新动力,也希望以本次合作为新起点,推进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贡献力量。范徳繁介绍了罗湖区基础教育近年来发展情况。他表示,罗湖区和南科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携手在产学研、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广度。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罗湖教育注入新动力。罗湖区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发展,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团队、成果落地等服务保障,全力支持南科大优质资源在罗湖开花结果。

2024-04-02   南方科技大学

上海交大陈亚珠院士、沈国峰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国产经颅“磁波刀”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

俗称“磁波刀”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技术是近年来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新兴方式之一,具有无创、可控、穿透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有一款进口“磁波刀”产品进入我国。近日,国产化“磁波刀”系统的研发应用再获突破。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沈国峰研究员团队联合陈垚教授团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放射科学科带头人王悍教授团队与沈德无创时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首次成功完成了国产“磁波刀”系统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临床前灵长类动物实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宇清主任、宣武医院济南分院张晓华副院长、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陶蔚主任、魏明怡医生、佛山市中医院周守国主任、王娟主任、黄耀渠主任参与了本次实验。本次恒河猴实验检验了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为“磁波刀”系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实现国产化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特发性震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吃饭、喝水、写作等日常活动会受到严重影响,大约有15%-25%的患者因该病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目前,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较为成熟。其中脑深部电刺激技术(DBS)是重要的微创介入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刺激神经核团和神经环路,达到治疗目的,DBS属于侵入性治疗,不少患者对此有所顾虑。“磁波刀”系统的治疗原理是在超导磁共振实时成像引导下,同时发射数百至数千束超声波,通过相位实时调控,实现多模式精准聚焦,通过磁共振实时测温,实现脑部治疗靶点精准消融。患者可以在无须开颅、无须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在门诊即可完成“磁波刀”手术治疗。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沈国峰研究员团队联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沈德无创时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陈亚珠院士的指导下联合攻关,已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无创治疗技术并开发出国产“磁波刀”系列产品进入临床。该技术原理类似于相控阵雷达,可主动感知、灵活调整超声焦点的位置,实现焦点的快速移动和转换。在治疗过程中,“磁波刀”能够无损地探测到温度等多种参数,手术操作全程可视化。医生可通过后台监视屏上的实时磁共振图像指导手术操作并实时、精准评估疗效,大幅度提升了聚焦超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团队研制的体部磁波刀产品与进口产品对照,已经完成子宫肌瘤适应证的全部临床工作,正在申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本次动物实验中,研究团队以灵长类动物恒河猴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自主研发的国产“磁波刀”设备的系统安全性及有效性。据悉,第一代用于脑部疾病治疗的国产“磁波刀”系统在上市后将聚焦于特发性震颤、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型帕金森病的热消融治疗,未来还会不断拓展,通过热消融、神经调控、打开血脑屏障靶向递药等创新技术,无创治疗脑胶质瘤、癫痫、阿尔茨海默症、抑制症、强迫症、神经疼痛等脑部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05-14   上海交通大学

【东风永恒】CCTV新闻联播|2.5米口径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投入观测

9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成功发布仙女座星系图片,标志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设备运行测试,望远镜设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已经可以开展天文观测研究。仙女座星系(又称M31)是距离银河系最近和最大的旋涡星系,它的结构特点和金属丰度与银河系相近,是探索银河系及同类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研究对象。由于仙女座星系在天空中跨度大,已有的天文望远镜观测仙女座星系费时费力,难以同时拍摄它的精准全貌及周围环境。墨子巡天望远镜兼具大视场和高分辨成像能力,首光获取了仙女座星系和其外围区域多色图像,揭示了仙女座星系及其周围天体的明亮至暗弱星光分布特征,可以用于细致刻画星系内部及星系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首光图像利用了不同夜晚观测的150幅图像叠加而成,可以测定仙女座星系和其周围环境中的天体的亮度变化,开展时域天文学研究。此外,结合FAST射电观测数据,首光科学图像数据能够进一步揭示星系中恒星形成和气体之间的演化。墨子巡天望远镜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18年3月1日启动联合研制的大视场光学成像望远镜,2019年7月正式开展望远镜建设,2022年10月深空探测实验室开始参与望远镜建设,2023年8月望远镜建成并开展调试观测。墨子巡天望远镜是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第一个投入运行并开展天文观测研究的大型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口径2.5米,采用国际先进的主焦光学系统设计和主镜主动光学矫正技术,可实现3度视场范围内均匀高像质和极低像场畸变成像,配备7.65亿像素大靶面主焦相机,具备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的特点。墨子巡天望远镜通光面积大、杂散光少,系统探测灵敏度高,具备强大的巡天能力,能够每三个晚上巡测整个北天球一次,为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的建成,显著提升我国时域天文研究能力,使得我国时域天文观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墨子巡天望远镜通过获取高精度位置和多波段亮度观测数据,可监测移动天体和光变天体,用于高效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可以在高能时域天文(如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等)、太阳系天体普查(如寻找第九大行星)、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如暗物质本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墨子巡天望远镜巡天数据叠加,将提供北天球最深的高精度、大天区、多色测光和位置星表,作为传世巡天数据,在未来数十年内可用于宇宙中各类天体的证认和系统研究。同时,墨子巡天望远镜将面向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开展太阳系近地天体等搜寻与监测研究,服务航天安全和深空探测战略需求。墨子巡天望远镜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天文台址,距离茫崖市冷湖镇区约70公里。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年均晴夜数多、夜天光背景低、视宁度优良、空气中尘埃含量少,是国内近期发现的优秀光学天文观测台址。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投入使用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进一步推动冷湖作为学校最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单位,加强科教深度融合,推动天文及相关学科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天文及相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带动青海吸引、汇聚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

2023-09-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